EOS原力币(EOSForce,简称EOSC)是基于EOSIO区块链技术分叉而来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,由原力社区独立开发并运营。它诞生于2018年,是EOS主网早期分叉项目中技术迭代最活跃的生态之一,通过优化治理机制和资源模型解决原生EOS网络的中心化倾向与高门槛问题。EOSC继承了EOSIO的高性能智能合约平台特性,采用委托权益证明(DPoS)共识机制,但创新性地引入链上治理投票分红机制和手续费模型,使得普通用户能更公平地参与生态建设。其创始团队由早期EOS社区开发者组成,通过持续主网升级(如跨链协议Codex.Relay)逐步构建起独立的技术路线,截至2025年已实现与BSC、Heco等主流公链的资产互通。
EOS原力币展现出独特的战略定位。2025年EOS生态转型为“Web3银行”Vaulta的浪潮,EOSC凭借去中心化预算系统和XRAM质押机制吸引了一批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(RWA)的开发者,其年度通胀率设定为20%以平衡生态激励与通缩压力。据行业EOSC在拉美地区的跨境支付场景中占比显著,尤其在巴西、阿根廷等地的稳定币兑换通道表现突出。团队近期“时间加权选举机制”进一步强化了节点分散性,这种兼顾性能与民主化的设计被分析师视为应对以太坊、Solana竞争的关键差异点,部分机构预测其链上TVL有望在2026年前突破10亿美元。
市场优势方面,EOS原力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模型的革新。与传统EOS需抵押代币获取CPU/NET资源不同,EOSC采用直接支付手续费模式,大幅降低DApp开发者的接入成本。其独创的XRAM机制允许用户质押代币分享比特币计价的Gas费分成,这一设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推动RAM需求激增300%,形成独特的收益飞轮。EOSC主网出块速度稳定在3秒/块,实测TPS超过4000,在游戏和社交类高频应用场景中具备显著效率优势。链上EOSC链上年度结算量已达120亿美元,其中DeFi协议占比42%,验证了其作为“开发者友好型公链”的定位。
使用场景的多元化是EOS原力币另一亮点。除作为基础链上Gas费支付工具外,EOSC在去中心化金融(DeFi)领域支撑了多个创新协议,例如基于跨链中继的抵押借贷平台exSat目前已锁定超5000枚BTC。在NFT赛道,EOSC的低廉铸造成本(单笔交易费约0.001美元)吸引了大量数字艺术平台迁移。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实体经济的探索——2024年与肯尼亚农业合作社合作的咖啡溯源系统,通过EOSC链上存证实现供应链金融,单月处理超200万笔交易。这种“技术普惠”特性使其在发展中国家支付基建中占据独特生态位。
支持者认为EOS原力币是“DPoS机制最彻底的实践者”,其社区自治模式和预算提案系统(如2024年“开发者Grant计划”)为中小项目提供了可持续孵化环境。批评者则EOSC过度依赖RAM市场投机,且生态内头部DApp仍集中于衍生品交易,与宣称的“多元应用”目标存在差距。不过多数分析师认可其技术迭代能力,特别是2025年Savanna共识算法升级将区块最终性缩短至1秒,被《亚洲周刊》评为“最具潜力的Web3基础设施革新之一”。特朗普家族支持的WLFI项目近期购入363万枚EOSC,进一步引发市场对机构资本入场预期的讨论。

